【双创学者】“思想引动、兴趣推动、实践带动、协同联动”西部边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石河子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李玲老师

IEAAC

IEF-logo3.jpg

 

 

 

 

 

 

 

 

 

 

“思想引动、兴趣推动、实践带动、协同联动”

西部边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

——石河子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李玲老师

 

2025年10月

本成果立足西部边疆高校实际,聚焦兵团育人使命,构建了以“兵团精神”为引领的“思想引动、兴趣推动、实践带动、协同联动”四轮驱动双创教育模式。通过思创融合强化价值认同,依托兵团需求推动专创融合,搭建项目化实践平台服务基层发展,有效破解育人模式单一、资源整合不足等问题,显著提升了学生扎根边疆、服务兵团的使命感与创新创业能力,为边疆高校双创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01
学者介绍
SCHOLAR INTRODUCTION

李玲,石河子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长期从事创新创业教育与管理工作。2022年-2025年负责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兵团赛的组织工作。主持或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新农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五育”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自治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农科背景下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创新实践”、兵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农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等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主编专著2部。获石河子大学本科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获兵团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02
四轮驱动双创教育模式
MAIN CONTENT

一、时代背景与必要性

在新时代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高校,石河子大学立足兵团使命,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深度融入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构建“思创融合”“专创融合”育人体系,着力培养兼具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与奉献情怀扎根边疆的高素质人才,为服务兵团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二、“思想引动、兴趣推动、实践带动、协同联动”四轮驱动双创教育模式

1.思想引动:融入兵团精神,强化价值引领。通过将兵团精神内核与双创教育深度融合,积极打造“无边界”思政课堂与红色实践育人体系,以此引导学生树立扎根边疆、服务兵团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每年暑假,石河子大学5000余名师生奔赴自治区各地州、兵团各师市,深入团场、连队、乡村、社区、学校等地,聚焦政策普及宣讲、发展成就观察、科技支农服务、教育关爱服务等方面开展社会实践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让他们在服务乡土中增长本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字’始‘字’终逐梦南疆”就是其中一支团队,该团队连续七年深入南疆墨玉县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并开展支教帮扶,在实践中将服务边疆的担当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

 

团队捐赠仪式暨推普夏令营文艺汇演展出

 

项目团队向实践基地扎瓦镇小学捐赠图书

 

2.兴趣推动:对接兵团需求,激发内生动力。学校通过构建“专创融合、多阶递进”的课程与活动体系,紧密对接兵团发展需求,以真实场景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如学生围绕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发了覆盖全产业链的农业大数据平台,并在多个师团建立示范基地,成功将课程学习与真实项目相结合。

 

团队提供技术服务

 

2.4.png

项目团队深入团场调研

 

3.实践带动:服务兵团基层,提升实战能力。学校通过科研训练、竞赛孵化与真实创业等项目化载体,积极推动学生深入兵团基层与产业一线开展实践。如“灵牙慧齿”团队开发了集自诊、问诊、导诊于一体的口腔健康在线平台,该项目通过参赛孵化并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中投入应用,使学生在服务区域发展的真实场景中有效锻炼了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

 

项目团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

 

4.协同联动:整合兵团资源,构建育人生态。学校积极整合校政企社多方资源,通过完善兵团体制下的校地、校企协同机制,着力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开放式育人平台。如“清囊相助-肝包虫医疗帮扶项目”,该项目有效联动中华慈善总会、国内外高校及基层医院,构建了集筛查、诊疗、培训于一体的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了贯穿项目全过程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与支持保障

03
成效特点
 KEY CHARACTERISTICS

“思想引动、兴趣推动、实践带动、协同联动”西部边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成果在石河子大学的实施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了“高校+兵团+企业”一体化项目落地机制,推动专创融合成果服务兵团产业升级。依托校地校企协同机制,“数智惠农”项目在兵团第八师、第三师建立了20个核心示范基地。该平台实现了节水20%-25%、节肥15%-18%,累计应用18.2万亩,节本增效5071万元,成为协同联动服务兵团农业现代化的典范

 

3.1.png

 

3.2.png

2.打造“兵团精神+双创素养” 导师团队,强化使命驱动型育人模式。依托“肝包虫病医疗帮扶”项目,打造出“懂兵团、爱边疆”的双创导师团队。通过“兵团红色实践”,形成“使命驱动+专业赋能”育人模式,并获批多项国家级课题,显著提升了师生服务边疆的使命感与专业能力

 

团队志愿服务活动现场

 

3.学生创办企业服务兵团产业数字化与对外交流,实现“兴趣推动”向“实践带动”转化。学生创业实践成果显著,孵化企业20余家,既深度赋能兵团农业数字化,也有效促进了对外交流,直接服务了兵团的高质量发展与对外开放

 

4.竞赛成绩与创业实践成果丰硕,体现“实践带动”成效。自2018年以来,学校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大赛)金奖5项、银奖22项、铜奖27项;学生获学科竞赛省级以上奖项15500余项,立项国家级大创项目680项,展现了学生“敢闯会创”的综合素养

 

5.示范辐射与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学校获评“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连续多年荣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兵团赛优秀组织奖”,成果经验在西部高校中产生广泛影响

 

 

 

电话:010-62792699


邮箱:ieeac@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李兆基科技大楼B637-2

© 2020 The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lliance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51406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