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学者】校企结合,面向实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金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探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朱东杰

IEEAC

 

 

 

 

 

 

 

 

 

 

 

校企结合,面向实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金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探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朱东杰

 

2025年8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金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以“分段培养、分类指导、校企结合、面向实战”为原则,构建起由通识、专业、实践三大模块组成的模块化、体系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分别聚焦意识塑造、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该体系面向全校本、硕、博学生开设22门课程,联合70多家科创企业参与课程建设,聘请百余位校内外专家担任导师,同步推进教材出版与科创试点班建设,形成以“硬核科技创新创业”为特色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

 

 

01
学者介绍
SCHOLAR INTRODUCTION

 

 

朱东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安徽省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秘书长、安徽省天使基金群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校团委书记、先进技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等职务,先后当选:中国共青团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青联委员、安徽省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等

 

 

朱东杰老师长期从事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在科技与产业创新、科技创业团队孵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论研究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曾先后获得: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突出贡献奖、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2020年至今,多次为中国科大“科创训练营”授课,对象为获得学校公益性创新创业基金的学生、校友创新创业团队以及学生基金管理团队,授课主题为《认识创新》;2022 年 9 月,应安徽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邀请,担任安徽省“周六创业课”首讲主讲教师,为重点产业链企业代表等授课,授课主题为《创新驱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2023 年起,他先后为安徽皖仪科技、中科太赫兹等科技企业高管和研发骨干讲授《企业创新发展之道》。

 

 

 

02
主要内容——多维举措双创育英才
MAIN CONTE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以模块化、体系化建设为核心,打造通识、专业、实践三大课程模块。通识模块涵盖设计创新思维、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侧重意识培养;专业模块包含创新创业法律实务、创业会计与财务等内容,聚焦能力培养;实践模块通过创新创业赛事、公益性基金项目等,强化素质养成

 

1、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70多家科创型企业深度参与课程建设,提供实践环境开展“实践课堂”,由企业创始人、高管亲自授课,每门课至少 1/3 课时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创业实战能力

 

 

在教材建设方面,先后出版了《创新创业实战教程》《破土:中国科大“新苗计划”创新创业案例》《科创独角兽:中国科大创新创业案例集》等6本双创教材与特色案例集,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同时,与校内单位、校友企业、科创园区等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训基地、实践基地,助力项目团队加速成长

 

 

 

2、建设多元化支撑平台:在校内外多家单位、校友企业、安徽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先后设立了“双创基金”“华米基金”“福昕基金”“雏鹰基金”“雄鹰基金”等5支公益性创新创业基金,专项支持学生及校友创新创业项目,五年来,累计投资资金支持近1亿元,共立项支持了745项学生及校友创新创业项目,培养了超过5000名具有项目实战经验和创新理论基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在创新创业赛事辅导方面,按照“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改”的思路,积极探索“金奖”项目培育模式。通过赛前辅导、赛中指导和赛后复盘等方式促进参赛学子创新能力提升。近5年,在“国创大赛”“挑战杯”等赛事中屡创佳绩,40余个项目落地成立公司,总估值超35亿元

 

 

 

同时,创新创业学院面向全校本、硕、博学生公开招募、组建国内高校首支学生基金管理团队,负责基金项目评审、管理、跟踪服务等工作,开创“科大模式”,累计培养了200余名科技创投人才

 

 

3、组建高水平导师队伍:按照“专兼结合、内外兼顾、热情参与、德才兼备”的思路,先后聘请了118位校内外专家教授、成功企业家、经济管理学家、政府管理者、创业投资者、孵化服务者担任创新创业导师,为我校学生、校友在课程讲座、项目开展等方面提供指导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校领导及校研究生院的支持和批准下,按照“专创融合、理实融合、产教融合”的特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学院先后与校内7个学院、学部合作开设了8个科创试点班,累计招收培养了144名学员,已有近40名学生完成创新创业学分修读,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新创业学程证书

 

 

 

 

03
成效亮点——创新体系育科创人才
KEY FEATURES OF FINDINGS

 

中国科大“金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以“硬核科技创新创业”为核心特质,创新亮点显著。

 

其一,构建“模块化+实战化”课程体系,通过“实践课堂”,企业家与校内教师联合授课,实现理论与实战无缝衔接

 

 

 

 

其二,创新创业学院与校内学院(学部)联合设立“科创试点班”,面向具有创新创业意愿和发展志趣的研究生进行招生,以铸造学生创新创业灵魂为目标,旨在培养具有“意识新、能力强、素质高”的顶尖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其三,设立公益性创新创业基金体系,为在校学生及毕业校友的创新创业项目发展提供接续支持,所有基金均为公益支持、不占股权、无需偿还,大大提升了学生和校友的创新创业热情

 

其四,国内高校首创“学生主导”的公益性创新创业基金管理模式,由学生团队负责公益性基金的全流程管理,将项目培育与创投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形成独特的“科大模式”,有多名同学毕业后走进了科技创业与科技创投一线,担任科创企业高管、公募基金经理等

 

 

04
内容总结——育人才,结硕果
SUMMARY OF OUTCOMES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构建了以“硬核科技创新创业”为特色的“金课”体系,该体系遵循“分段培养、分类指导、校企结合、面向实战”原则,包含通识、专业、实践三大模块,聚焦意识塑造、能力培养与素质养成。通过深化校企协同,科创企业参与课程建设,提供实战环境,联合企业家与校内教师授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同时,出版多本双创教材与案例集,为学生提供实践参考。学院设立多支公益性创新创业基金,首创“学生主导”的基金管理模式,由学生团队全流程管理基金,促进项目培育与创投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形成“科大模式”。学院还联合校内学院设立“科创试点班”,面向研究生招生,以培养“意识新、能力强、素质高”的顶尖科创人才为目标。通过这些创新举措,中国科大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热情,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科创人才,为我国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的“科大模式”

 

 

 

 

 

电话:010-62792699


邮箱:ieeac@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李兆基科技大楼B637-2

© 2020 The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lliance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5140677号